Ⅰ 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质量政策及法律法规》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工程(专升本)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围绕市场监督管理的各项基本业务,主要阐述了质量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与管理实务,既包括标准化法规、计量法规、产品质量法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认证认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建筑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又包括大量相关实际案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了解我国在产品质量、服务提供、日常消费领域涉及的质量政策与法律法规,领会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程序及救济途径,同时引导考生学习质量管理行政监管的一些案例,使得考生能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并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法律基础与质量法律法规基本理论,包括法的定义、分类、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及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对质量核心法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包括:《标准化法》《计量法》《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认证认可条例》。第三部分为我国其他法律法规中与质量管理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分析和阐述,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建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部分为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质量程序法,包括行政执法的程序、内容、监督、救济和赔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
1.系统地获得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要的基本理论,本课程的常用基本术语及方法,这是重点内容。
2.具备将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理论融入实务案例进行研究的初步能力,对通过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手段进行质量管理的实践有系统的了解。
3.熟练掌握我国政府进行质量管理的主要业务,能够从法学角度来解释市场监督管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