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 考试计划2008年起调整
上海自考信息员发布于:2007-04-02来源:上海招生热线

 

经上海市自考办研究决定,本市高教自考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自200811日起执行全国考委2006年颁布的新计划(下称“新计划”)并继续纳入全国统考。新、老考试计划的具体调整和过渡办法如下:

    一、至2007年底前,参加高教自考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的考生仍按原计划(下称“原计划”或“老计划”)报考和毕业。其中,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4门(含实践性考核),毕业总学分不低于77学分。

二、自2008年上半年起,报考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的考生(含此前曾报考本专业但无及格课程考籍者)必须全部按新计划(见下表右列)报考。在2007年底前已取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至少1门课程及格的考生(下称“老考生”)若继续参加本专业考试,其尚未通过的原计划课程应分别按本专业新、老考试计划课程对应表中对应的“新计划”课程报考,已通过的原计划课程可对应顶替新计划课程且按被顶替的课程学分计(详见下表)。

三、自2008年起,各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和理工科类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代码:23184学分)。此前已通过原设置的4门分类加考课程中任意1门(含)以上课程的,可不参加新设置的分类加考课程的考试。

四、自2008年上半年起,报考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所有考生全部按新计划(老考生含对应课程)毕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4门(含实践性考核),毕业总学分不低于73学分。

 

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新、老考试计划对应表

 

专业代码:B080709

序号

原计划

新计划

代码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2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3

0015

英语(二)

0015

英语(二)

14

 

4

0023

高等数学(工本)

0023

高等数学(工本)

10

 

5

2364

数据通信原理

4742

通信概论

5

 

6

3137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4

 

7

2354

信号与系统

2331

数据结构

3

 

2355

信号与系统(实践)

4734

数据结构(实践)

2

 

8

3139

数据库技术

4735

数据库系统原理

4

 

3140

数据库技术(实践)

4736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2

 

9

2335

网络操作系统

2335

网络操作系统

5

 

10

2379

计算机网络管理

2379

计算机网络管理

3

 

11

3141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4749

网络工程

4

 

12

3142

互联网及其应用

3142

互联网及其应用

4

 

3143

互联网及其应用(实践)

3143

互联网及其应用(实践)

1

 

13

2194

工程经济

4751

计算机网络安全

3

 

14

0420

物理(工)

4747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3

 

0421

物理(工)(实践)

4748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1

 

15

7088

网络程序设计

 

 

 

 

16

 

毕业设计(论文)

7999

毕业设计(论文)

 

不计学分

               

73

 

 

 

说明

    ①序号1~15为新、老考试计划对应课程,自2008年起,此前已通过的表中左列原计划课程可对应顶替表中右列新计划课程并以被顶替的课程学分计。其中,此前已通过的序号15左列课程也可顶替序号14右列课程;此前已通过序号6左列理论课程考试的,即可对应顶替序号6右列新计划课程。

②自2008年起,各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和理工科类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代码:23184学分)课程。此前已通过原设置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程代码:23146学分)(不含实践)、“计算机原理”(课程代码:23844学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课程代码:23192学分)(不含实践)、“数据结构导论”(课程代码:21424学分)四门分类加考课程中任意一门课程的,可不参加新设置的分类加考课程的考试。

③本科应考者在全部考试合格后,必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主考学校确定,也可结合应考者的工作实际自选,但必须经主考学校审批同意。主考学校可为考生指派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答辩。

 

课程说明

1、通信概论

本课程为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为: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构成,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功能,通信过程的控制原理,电信网、计算机网的基本特性及发展。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双口网络,网络的频率特性。数据通信原理,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传输方式,信号的基带、频带和数字传输理论,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通信网络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2、计算机网络原理

本课程为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交换技术,OSI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高层)和TCP/IP协议(子网、IPTCP/UDP),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和局域网,网络互连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常用的网络模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技术和协议,具备适应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能力。

3、数据库系统原理

本课程为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主要内容为: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模型,关系运算基本理论,SQL语言,关系规范化,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保护(或管理)SQL-Server基本知识及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具备数据库的应用能力。

4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本课程为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类、继承、异常、接口、包、线程及应用程序范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应用编程的能力。

5、网络工程

       本课程为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常用的以太网技术,常用的传输方式(电话线、DDNxDSL、光纤等)和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和二层、三层交换机等),常用网络协议、网络测试设备。网络工程设计和举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局域网技术、网络建设的方法和常用的网络技术和设备。

6、计算机网络安全

本课程为本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安全漏洞、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NAT)、防火墙技术(简单访问列表、基于上下文的访问列表、内容过滤、病毒防护、入侵检测等),主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扫描)。VPN技术(隧道模式如IPSec、覆盖模式如MPL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技术。

 

转载内容版权归原考试院或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与参考之用,旨在为考生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若版权方提出异议,请联系我们:zikaoservice@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